放生的时候我们为什么要做仪轨? 二维码
54
作者:定亮法师 我们通常使用的放生仪轨开始就是杨枝净水赞,观音菩萨三称,甘露水真言,大悲咒,心经,往生咒,甘露王菩萨三称。这段是我们佛教洒净的仪轨。本来虚空界每一个角落都存在那些我们看不到的众生,受苦的众生。当我们布置好了放生道场,前来听经闻法不止是我们看到的这些众生和本来存在的众生,还有很多其他地方的众生,乃至饿鬼神等。 我们通过洒净仪轨的赞偈,咒力把凡水变成圣水、净水,然后遍洒。沾到净水的人消灾增福、益寿延年,其他受苦众生沾到也恶业消减,早脱轮回,还有那些饱受饥渴的饿鬼众生尝到沾到也痛苦顿消。所以洒净就是甘露普降,所有到场的众生都能受益。 接下来就是香花迎请十方佛法僧三宝,把一切圣众请来加持坛场,护念这些众生早得解脱,让坛场变得更加殊胜。然后说法,让他们知道今世堕在畜生是因为多生业重,只有皈依、发露忏悔才是解脱的办法。然后忏悔“往昔所造诸恶业,皆由无始贪嗔痴。从身语意之所生,一切我今皆忏悔。”“罪从心起将心忏,心若灭时罪亦忘。心忘罪灭两俱空,是则名为真忏悔。”各三遍,这是求忏悔。 忏悔清静就是开始皈依“皈依佛,两足尊。皈依法,离欲尊。皈依僧,众中尊。皈依佛,不堕地狱。皈依法,不堕恶鬼。皈依僧,不堕旁生。”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皈依的利益,皈依三宝不堕恶道,如果今生有缘皈依,来世就不在堕落恶道(畜生,饿鬼,地狱),这里就是放生要做仪轨的重要部分。 有关皈依得升天道的佛门公案也有记载。说昔日的阿育王为太子时有一年遇干旱,水塘里的水都要干了,里面有很多鱼类水族,这些无水不能生存的水族马上就要因为水塘的干凅而灭亡。慈悲的太子就从远处挑水灌入塘中,由于天气太干他一人之力是灌不了多少水,后来他就动用国家的大象背水灌,就有大臣嘲笑他傻,为了救一些水族还要动用那么多的人力物力。天一直不下雨,水一直在背着,无论怎么的背也是不够太阳的蒸发,塘就要干凅了。最后太子就做了一个最明智的决定,请来出家师父为塘里的水族说法皈依,诵经回向。 水塘干凅了,塘里的鱼类水族也都死了,太子看着塘里死去的众生很是伤心,这时候那些嘲笑他的大臣就更是笑弄他了。看着死去的众生听着别人的嘲笑,太子心动,我如此的诚心就不能感动天地下雨救鱼。就在他这个想法刚刚升起的时候忽然大地震动,天空众多的天人朝他稽首顶礼并且说道:“太子勿要悲伤,我们本是塘里的水族众生,我们是共业,缘已尽,本来就是要一起被干死的,死后还要做其他畜生的,积由您请来师父给我们说法皈依的功德,现在我们往生天人,感恩太子。” 从这公案可以看出佛教放生的仪轨是何等的重要,从这个公案也可以看出在我们放生过程中那些死去的众生是业尽了,不要执着于没有放活人悲伤,他们会承皈依的功德得升善道。 接下来法师再次说法,讲十二因缘生灭相。然后发愿:“众生无边誓愿度,烦恼无尽誓愿断,法门无量誓愿学,佛道无上誓愿成。”度众生,断烦恼,学佛法,成佛道。再就是称念七宝如来吉祥名号,称念七宝如来名号的功德也是非常殊胜的,称念“多宝如来”能财宝具足,称意所须受用无尽。称念“宝胜如来”能永远不堕二道,称念“妙色身如来”能诸根具足相好圆满殊胜端严,永不丑陋。称念“广博身如来”能身量广大,能成就一切之能事。称念“离怖畏如来” 可以生活安乐,没有恐惧,有幸福感。称念“甘露王如来”能令一切受苦众生所受饮食如甘露,清凉美味。称念“阿弥陀如来” 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得不退转。七宝如来名号称念后就再次说法,愿这些众生承三宝力,不遭网捕,将来往生净土。最后唱赞,回向,圆满。 往昔所造诸恶业,皆由无始贪嗔痴。 从身语意之所生,一切我今皆忏悔。 下一篇学会心平气和地来处事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