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自己的“心”,不看别人的“果”! 二维码
12
“有些人不值得你付出”“好心没好报”……被现实“教育”了之后,很多人都发出了这样的感慨。难道真的是做好事不值得、当好人太吃亏吗? 我们每做一件事,其实内心还是期待着要看到一点“效果”的。看到被帮助的人露出笑脸、感激的表情,我们由衷地感到快乐和满足。是的,辛苦一点也值得。 放弃休息,花了大半天,为家人做了一桌子大菜。一手好厨艺可以得到他们的交口称赞,那才是你好我好的和谐家庭嘛。 对朋友几乎是有求必应、尽力帮忙,闺蜜或哥们就应该无话不说、亲密无间,有难同当有福同享,朋友一生一起走。 这当然是一种理想状态,然而在这个不完美的世间,现实肯定不会都那么美满。做了很多善事,被帮助的人却可能也没有太大的表示,甚至提出的要求不断升级;面上的闺蜜却在背后挖墙脚,沦为了“塑料姐妹花”;做了一桌子菜会被视为理所当然,他们竟然还要挑剔...... “我本将心向明月,奈何明月照沟渠”。我明明好心好意地对待你,你却那么不领情,于是乎,一种“真心错付”的无力感、挫折感涌上心头,生气、郁闷,为什么做好事却有这么多的“障碍”? 其实,这些障碍并不是别人造成的,而是你的执着带来的。《六祖坛经》中云,“虽修众善 ,心不执着”。不执着,不是叫你别去做,而是不去计较得失,放下对效果或结果的期待。 不论付出还是行善,你要得到的不是他人对你的感恩或赞扬,而是得到自己那颗“为善最乐”的心。行善助人、付出真心这个过程,本身就是快乐,与对方是否还记得你的援手、是否有相同的回应没有关系,又哪里会有什么障碍呢。就如一个醉心园艺的人,花开一季,终会衰败,其实他并没有得到什么,但在伺弄花草的过程中,他快乐了。 日常行善、布施功德都是这样,随缘去做,随缘放下。修行,就是自己修自己的心,而不是别人给你的什么“果”。 愿消三障诸烦恼,愿得智慧真明了。 普愿罪障悉消除,世世常行菩萨道。 下一篇犯戒了怎么办?
|